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成都观察 邹嘉语


9月6日,订单饱和的成都远望雷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向成都市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推进专班寻求帮助。9月9日,专班成员蒋根杰带着远望雷芯公司总经理谢承华一行,跑了3家有代工能力的企业。

9月5日,在一场现场调研中,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希望产品能找到更多应用场景和应用企业。9月10日,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委一间会议室里,7家环保、化工、装备制造企业聚在了一起。

8月底,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落地企业和天创公司向辖区“招引落建”专班反映“工业上楼”的困惑。不到10天,困惑得解,9月10日,项目正式开工。

这些,是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具体表现。企业的所想所急所盼,转化为党委政府行动、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委要求,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和全省大局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成都全市上下正积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以“用户”思维,跟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9月10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主办的第7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成都市发改委供图

探索经济量质齐升之路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这12个字的最终落脚点在“促发展”上。这一落脚点,是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省会城市的应有担当和使命。

GDP超过2万亿元的成都,总量排在国内城市第7位。但经济发展如同登山,越往高处越难攀登。

压力之下,如何冲刺?成都认准“企业”这个关键点。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就是要突出拼经济搞建设这个主线,抓住服务企业解难纾困这个根本,传递办实事稳预期这个态度决心,“把重点定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上,通过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全面优化成都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信心,与企业一道,努力实现全市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成都环球中心 图片由成都环球中心提供

分层次分类别带着任务“进”

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面对面交流碰撞最直接、最高效。这是“进万企”被摆在首位的重要原因。

成都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其中,市领导主要对全市128家龙头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主要对工业、商贸、金融、建筑等26个行业领域、10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各区(市)县相关负责同志聚焦“四上”企业、升规培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按需走访服务,确保常态化服务。

对于“进”,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任务线:到2024年底,工业领域4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6万余家规下工业企业服务全覆盖,其他领域实现1.4万余家“四上”企业和其他企业服务全覆盖。

“‘进’的方式,可以是走出去,走到企业身边去;也可以是请进来,把企业聚集在一起。”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各市级部门、各区(市)县纷纷通过座谈会、对接会、沟通会等不同形式,与企业负责人高频见面。

“进”,不是走马观花的“进”,是带着任务“进”。

“要听到企业真实的声音,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问题,才能真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针对“进万企”中发现的问题诉求,将采取个性问题现场办理、难点问题提级办理、跨部门问题转办协办督办的方式开展,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我们还将对收集上来的共性问题细化分类,研究制定专项政策,由点及面推动共性问题系统解决。”

9月6日,一场政府牵头的大模型新技术新成果发布活动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行。 成都市科技局供图

持续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推动下,大量难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

响应更显速度。不久前,双流经开区内的川开电气有限公司,因产能扩大,厂区内原本的空地变成堆放区,空地上的高压线成为安全隐患。接到企业诉求后,双流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当天就赶到公司,对电线杆位置进行实地踏勘。目前,双流供电公司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双流经开区管委会完成图纸审查和预算编制复核,计划9月20日前报区政府审批同意后,立刻组织迁改。

活动更显温度。9月6日,成都市科技局牵头举办了一场大模型新技术新成果发布活动。发布的主体是成都一家AI企业——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20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受邀参加。

“我们调研时发现,行业内的‘信息差’很明显。举个例子,两家企业是上下楼‘邻居’,A企业的成果正是B企业需要的,但它们互相不了解对方。”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说,活动的举办,为的是搭建起一个行业“朋友圈”,解决行业“信息差”。“这样的活动,解决了我们的产品落地难题。”考拉悠然公司董事长申恒涛说。

政策更显力度。为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近日成都市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提质发展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成都市的上规奖励只针对工业企业,此次扩大到服务业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建筑业企业,力度超出很多同类型城市。

科技项目申报也有新变化。日前,成都市启动首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常年申报”工作,共涉及6个业务类别。这6个业务类别在申报模式上由原来的一年一次申报优化为全年申报、定期研究、季度公示、定期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担忧错过申报期和对获批时间、兑现时间无精确预期等难点堵点问题。

这些举措,都透露出成都的决心: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烦恼,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共同促进城市发展。